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关于灰树花的历史这些您了解吗

关于灰树花的历史这些您了解吗

灰树花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采食历史。公元二世纪的《太上灵宝芝草品》中记载灰树花为白玉芝,称:“白玉芝生于方丈山中,其味辛,白盖四重层,下一重上有二枚生,并有 3 枚生上重珊,或生大石之上,黄沙之中,腐木之根,高树之下,名山之阴,得而食之,仙矣。白虎守之。”《太上灵宝芝草品》是传世最早的菌类典籍,属世界上最早的菌类图鉴之一。《太上灵宝芝草品》有赖《道藏》的编纂而得以保存,是研究古代菌类及其文化的重要文献。 1204年,我国宋代科学家陈仁玉的《菌谱》也有记述灰树花为食用菌,“味甘、平、无毒,可治痔疮”。 在日本,《温故斋菌谱》记述灰树花的汉字为舞太计,太计的写法与日文たけ相近,根据该书的绘图和描述,确认为灰树花无疑,日本著名菌类学家小林义雄在《日本中国菌类历史与民俗学》中也有详细记述。 《邂逅的森林》中描述:1603 年,统一日本的一代枭雄德川家康征战中不幸患疾,众御医束手无策时,野生舞茸(灰树花)却让他起死回生。 1709 年,日本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1834 年,本坂浩然的《菌谱》,首次以学术的角度记载了舞蕈(灰树花),并指出其能够“润肺保肝,扶正固本”。 1858年,丹波修治的《菌谱》之后,日本开始重视灰树花,由野生观察记述转变为开始研究。 我国和日本都属比较早就认识灰树花的国家。灰树花很早就被作为野生蔬菜而食用,1941年,日本向坂正次在我国东北采收标本,编著《满洲野生食用菌植物图说》一书,灰树花被收入为食用真菌,是继1939年邓叔群的之后的准确记载。

标签:

猜你喜欢

菌类文化 蘑菇素吃也诱人
成都不靠山不临海,完全是地道的内陆城市。但成都人对于山珍海味的喜爱不亚于那些依山傍海的居民。每年采购年货的内容不是干墨鱼、海参就是鸡枞、牛肝菌等山珍。没有...
菌类文化 蘑菇的故事
清早期,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向盛京(今沈阳)进贡各种蘑菇,当时写作“蘑菰,种类不一,有黄者青者,又有冻青、羊肚、蒿子、鸡腿、银盘、粉子、麅子腚等名,岁采厚而佳...
菌类文化 蘑菇的回忆
入秋有半个月了,没想到还能发现夏日的留存。 晚上出去散步,在微黄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蘑菇。 它瘦瘦的,小小的,一看就知道是晚出生的孩子,总给人营养不良的感...
菌类文化 蘑菇的功效和作用
一、美肤功效 1、抗氧化性 菇类食物对皮肤的最大功效在于它的抗氧化性,同时还能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对于敏感肌肤抵御外界刺激有很好的作用。 它能帮助肌肤舒...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