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资讯 > 餐桌上的金耳竟然是个新物种昆明植物所在食用菌资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餐桌上的金耳竟然是个新物种昆明植物所在食用菌资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金耳是一种外表金、肉质而富有弹性的真菌,具有食用、药用及美容等多种价值,是近年市场上越来越常见的食用菌

金耳及其近缘物种看上去非常相似,并不容易区分。过去,多个外表的物种都曾被称为金耳,如橙黄银耳(Tremella mesenterica)曾长期被认为是可食用的金耳。但事实上,橙黄银耳(图1)干后强烈收缩,食用价值并不大。金耳也曾定名为Tremella aurantiaSchwein.,但该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加拿大银耳研究专家R. J. Bandoni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臧穆研究员,以袁明生先生(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自四川高山栎上的标本作为模式,建立了一个新种,即黄白银耳(Tremella aurantialba)。三十余年来,Tremella aurantialbaBandoni M. Zang或Naematelia aurantialba(Bandoni M. Zang) Millanes Wedin便成了金耳的“官方名称”或“身份证名”。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正在利用生命条形码技术,努力实现物种的精准鉴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真菌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团队,从形态特征出发,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标本,利用浅层基因组测序技术,对40年前采集的黄白银耳的模式标本(HKAS 19954)开展了DNA测序。将DNA测序结果与其他一些标本的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黄白银耳确实应该隶属于金耳属(Naematelia)中,“黄白银耳”应该改称为“黄白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还发现在中国西南地区金耳属至少有4个物种(图2)。各个物种不但在形态特征和DNA序列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生态分布范围和海拔高低上也有差异。如黄白金耳分布于海拔3000 m以上的山区,担子和担孢子都较大,而金耳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1800―2600 m的地区,担子和担孢子都较小。据此,除明晰了黄白金耳的物种概念,还发表了中华金耳(Naematelia sinensis)、疣凸金耳(N. nodulosa)和梗金耳(N. pedicellata)等3个新种,其中中华金耳(图3)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简称“金耳”。该研究为金耳提供了形态、分子和生态证据相互关联的“身份证”,为今后基于基因组、基因工程、航天育种等手段挖掘和利用该种的遗传资源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02205)和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项目(202305AB350004)的资助。相关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Fungi上,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唐金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其导师杨祝良研究员。

图1橙黄银耳(Tremella mesenterica)的野生个体

图2金耳属(Naematelia)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物种用彩色表示。

图3中华金耳(Naematelia sinensis)的栽培个体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猜你喜欢

菌类资讯 山东东明县1个...
近日,山东省东明县长兴集乡蘑菇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节。走进长兴集乡食用菌基地大棚,一簇簇鲜嫩的平菇,鲜嫩欲滴,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称重、装箱、入库。 ...
菌类资讯 宜章县玉溪镇小...
红网时刻新闻12月10日讯(宜章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素洁 刘诗琪 刘育佐 谭戈)近年来,宜章县玉溪镇黄岑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家庭农场,...
菌类资讯 定了2024福...
2024福建(漳州)蘑菇节将于12月28-29日在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二号展厅举办。国内食用菌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将莅临漳州,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行...
菌类资讯 安徽灵璧县鹿茸...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杨疃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让小小食用菌释...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