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资讯 > 粉木耳在3000米高海拔首次实现规模出耳

粉木耳在3000米高海拔首次实现规模出耳

还记得被千万网友热捧的国内首个粉色木耳品种“粉耳一号”吗?近日,记者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获悉,粉木耳出川援青,在青海省乌兰县迎来丰收。这不仅是粉木耳在3000米高海拔首次实现规模出耳,也标志着四川与青海合作在高海拔地区成功实现了粉木耳的错季出耳,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粉木耳,这一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育成的国内首个粉色毛木耳新品种,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色泽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据李小林介绍,粉木耳不仅富含γ-氨基丁酸、谷氨酸和蛋白质,而且味道鲜美,因其通体粉红、色泽艳丽,被誉为“贵妃木耳”。

此次粉木耳的成功栽培,是落实《“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深化科技援青工作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四川青海区域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2023年以来,在青海省乌兰县委,副县长许洪彬(科技部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在四川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与青海省乌兰县康鸿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李小林博士团队多次亲赴乌兰县调研和指导食用菌养殖,开展高价值特色新品种粉木耳的栽培示范,最终实现了出耳丰收。不仅展现了粉木耳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适温性,也为高海拔地区设施化周年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市场调查显示,粉木耳的市场价格较常见毛木耳高出10-20倍,且在四川、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有销售。“此次示范栽培的粉木耳鲜品产量能达到4000斤以上,预计带来8万元以上的收入。”青海乌兰县康鸿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明军表示,这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援青项目,不仅为青海带来了新的农业品种,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为四川与青海之间的农业合作树立了典范,也为我国农业科技援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粉木耳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预计将有更多的高海拔地区受益,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四川观察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菌类资讯 玉森农业引进自...
甘肃永昌县玉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5月,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日产1万袋食用菌周年工厂化栽培项目”,运营十多年来,鸡腿菇培...
菌类资讯 湖南衡阳衡云食...
进入12月,位于湖南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东阳渡村的衡云生物科技公司食用菌基地,迎来首批草菇“采收季”。基地大棚内,立体菌床上草菇...
菌类资讯 湖南汨罗大球盖...
近日,在湖南省汨罗市古培镇南环村赤松茸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一片片被秸秆覆盖的田垄上,赤松茸从稻草秸秆中探出暗褐色的圆脑袋。 据了解,今年大棚种植了近...
菌类资讯 湖北飘扬食品公...
近日,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的2024年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在武汉举行,来自宜城市的湖北飘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一举斩获三等奖。 据悉,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

强力推荐